背景颜色:
生命续航:一场与多发性骨髓瘤的 “配血” 攻坚战
编辑日期:2025/8/15 发 布:宣传科 文章来源: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 阅读次数:次 [ 关 闭 ]
在医学的疆场上,每一次疑难病例的攻坚都是对医者智慧与担当的严峻考验。近日,霍邱县人民医院(南区)肿瘤内科与输血科携手作战,成功为一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破解 “正反定不符” 的诊疗困局,通过精准配血与科学输注,让濒临枯竭的生命之河重新奔涌,再次彰显了院区在复杂血液病诊疗领域的硬核实力。 迷雾重重:血型 “矛盾” 背后的危机信号 62岁的魏大爷确诊多发性骨髓瘤9月余,全身乏力3天入院,于2025年8月2日入肿瘤内科治疗,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(轻链λ 型)。当医护人员为其进行术前血型检测时,一个反常的结果让气氛瞬间凝重一一正定型显示为A型血,反定型却呈现O型血特征,“正反定不符”的异常现象,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诊疗流程。
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浆细胞异常增殖,会产生大量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和游离轻链,这些 “捣蛋分子” 可能干扰血型抗原抗体反应,导致血型鉴定困难。输血科值班人员深知,若不能精准明确血型,贸然输血可能引发严重溶血反应,危及患者生命。科室立即启动疑难血型鉴定应急预案,通过盐水介质法、抗人球蛋白法等多种检测技术联合验证,最终锁定 “假凝集” 干扰是幕后元凶,确认患者实际血型为A型。 步步为营:破解 “配血难” 的技术密码 明确血型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挑战在于交叉配血。患者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与不规则抗体,如同隐藏的“暗礁”,让配血过程险象环生。检验技师们像精密仪器般反复操作,每一次离心、每一次观察都凝聚着专业与专注。当排除干扰找到与患者血液相合的红细胞悬液时,大家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。肿瘤内科主任全程跟进,根据患者贫血程度与体能状态,制定了 “小剂量、慢速度、分阶段” 的输注方案,为安全输血筑牢最后一道防线。 生命回响:从危急值到希望曙光 几天的住院治疗,魏大爷的血红蛋白从31g/L升至60g/L,乏力症状明显缓解,原本因贫血导致的胸闷气促也渐渐平息。当护士为他测量血压时,老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:“感觉身上有劲儿了,谢谢你们。”
这场跨越血型迷雾的生命救援,不仅体现了院区输血科在疑难配血领域的技术积淀,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优势。从实验室里的精准检测到病床边的细致观察,每一个环节的无缝衔接,都是对 “以患者为中心” 理念的生动践行。 在血液病诊疗的征途上,类似的挑战还会不断出现,但科室医护人员将始终以精湛医术为剑、以责任担当为盾,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,让希望之光照亮更多患者的康复之路。
|
Copyright ©2013 霍邱县人民医院(南区) ALL Rights Reserved
地 址:霍邱县城关镇蓼南路 邮编:237400 联系电话:0564-6018073
皖ICP备14002979号-1 欢迎您!第 位来客 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